北师大李玉顺: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者,自控力是第一要素-凯发vip下载
   凯发vip下载   >     >   信息快讯   >   正文

北师大李玉顺: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者,自控力是第一要素

作者:中国教育网络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0日 14:27  浏览:

李玉顺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互联网掀起开放教育大潮,并显着推动信息技术融合进程。互联网在教育场景上,从过去的静态资源到动态资源,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基于互联网的在线一对一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够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

从互联网教育行业生态格局来看,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类是bat类型的企业,他们在技术架构层面展开工作;第二类是传统教育企业,包括新东方、好未来、沪江等传统培训行业,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深;第三类是新型教育企业,他们聚焦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一个学科或者一个工具,如洋葱数学、作业帮等,它是面向学与教创新发展的全流程生态。在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进程中,教室装备及环境发生变化,从黑板到电视、ppt投影再到平板电脑等。

基础教育信息化2.0发展面临挑战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需要重点关注质变,注重创新引领和生态变革。技术正有效融入学与教过程,且越来越融入常态化教学实践中;技术教育应用从"创新"和"融合"两个视角发展,越来越用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难题;技术应用从课堂走向了课程,从教室走向了学习环境(未来学校),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带来了深刻挑战:

挑战之一--以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与学方式变革进程缓慢。"深度课堂"评价模型的建构包括,思维达成度:兼顾低阶认知目标的基础上,促进高阶认知目标的达成;学习参与度:学生认知、行为、情感参与;教学系统开放性:网络开放、生成性开放、学科前沿开放;合作学习成熟度:对话、结构化、合作学习促进个体学习;有意义学习:真实、合作、建构、主动、有意图;技术应用有效性:对不同技术环境教育教学优势及支撑边界的认知。

挑战之二--核心素养引领的课程改革深化进程持续拉升实践挑战。课程体系重构下的统整性教学,基于主题、问题、设计、项目等的综合模式。

挑战之三--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课程实践支撑能力不足。深度融合深化学习方式变革,提供链接海量有关信息源的通道,使学生有机会实现无边界学习,有机会体验实景学习,更好地进行实践性的探索与创造活动,也有机会开展即时交互的合作互助学习,将难理解概念可视化、三维立体动态化,使难表征过程具象化,也使学生有机会进行更充分的个性化展示与记录。

挑战之四--面向信息化2.0发展的信息化体系重构进程认识不足。2018年是中国教育信息化走向教育教学核心地带"阵痛"的一年,学生手机问题、教育app问题凸显性的爆发,给原本"艰难推进"的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进程带来多元声音。

互联网学习发展研究及其启示

从2014年起,《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发布,它通过数据呈现互联网学习行为,体现出教育信息化面向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现状、问题还有趋势。如何评价这一发展过程,我们提出了互联网学习评价框架"edm模型",从互联网学习环境、互联网学习开展、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2017年,我们提出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指数。发展指数建构过程如下:第一,建构维度框架。提出测量构念,确认操作性定义。分析测评目标,梳理维度间关系。依据维度编制测验题目;第二,收集数据。抽样进行预测验,筛选题目。进行正式实测,获得调研数据;第三,数据分析。包括信度、效度、难度以及区分度四个方面;第四,分数合成。选取需要合成的变量,选取适当的合成方法。

从"自然状态"的互联网学习者看学习发展,我们对6.4万名互联网学习者的行为进行调查。在成人的世界里,学习已经越来越多的发生在网络上。"非正式学习"与"问题解决"是当下互联网学习者的显着特征,学习正变得无处不在。如何做理性的互联网学习者,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在校学生的互联网应用看学习发展,我们对3.7万名学生的行为进行调查。81.43%的学生认为"互联网学习的开展是必要的",互联网已经是学生答疑解惑的第一责任人。相比于教师,家长更加开明。"日常生活中,父母允许我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如查找资料、看学习类视频、参加远程学习辅导等"占80.1%。社会环境,比我们教育领域的理解来得更"开放"。而自控力是我们学生最真切的需要,也是当代教育应该关切的问题。

从教师和校长的视角看互联网应用发展,我们对5318位教师,1244位校长的行为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在一线教师的实践中,信息化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方面的影响依次分别排在前三位,推动教学方式变革应最为优先发展。从一线教师实践现状看,互联网已经在教学和学习方面有着深刻影响,约83%左右的教师都已经实践着这样的教学形态。从一线老师们的实践反馈看,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发展障碍中的时间因素、资源的可用性等是重要制约因素。推动信息化教学发展需要协同化、整合性策略。同时,在数字资源可用性提升方面,仍然需要更深刻的发展动能和协同化发展力量。从推动信息化教学实践看,技术环境的可用性仍然是第一需求,因此,在推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建议学校要整体把握学校所处的技术环境状况,有效推进。

从学校管理者视角看,学校对移动终端应用持多元化观点,"引导应用"、"管控保管"、"禁止带入"都约占了30%左右,反映了技术进入教育核心地带发展的真实状态。从学校管理者视角看,学校对"互联网教育服务"购买已处于实践意愿性状态。从购买"硬件"到购买"软件",再到购买"服务",这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从学校管理者视角看,在互联网教育服务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学校信息化应用发展开始走向新的阶段:"使用"合适后"购买"正成为实践的首要选择。

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科学发展

第一,建构面向信息化2.0发展的信息化体系。教育信息化实践体系再创新,融合"互联网+"的发展生态。

第二,培养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者。如今,大部分学生都是视觉型和动觉型学习者,他们一生都要通过视觉与技术活动方式进行学习。数字型学习者更喜爱以下方式:1.迅速通过多媒体资源接收信息,相比之下,我们更偏爱慢节奏、有控制地发布原本有限的资源;2.在处理文本之前处理图片、声音、颜色和视频,而我们能更倾向于在提供图片、声音、颜色和视频之前提供文本;3.随机访问超链接多媒体信息,相比之下,我们更倾向于通过线性的、逻辑的和顺序的方式提供信息;4.多人同时联网,而我们则希望学生在沟通和互动之前能够独立完成工作;5.对各种奖励都有即时满足感,而我们的满足感和奖励通常是滞后的。

第三,建构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化体系的融合应用生态。营造互联网时代学习者健康成长的环境。学校责任是将技术延展至教育和教学的深度细节。要把握技术时代深度学习体验创生的"精髓",以学生为中心、多样化的互动体验与交流、以数据为基础的学习分析与评价。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正越来越快地进入教育领域,技术发展开始让在线学习成为"闭环"。

如何使互联网学习能够更好、更有质量的开展,需要更加高可用的技术系统与应用环境,同时培养互联网时代学习者正成为信息社会迈向智能化社会的必然要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hdn 最后编辑:2019年02月20日 14:27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凯发vip下载的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网站地图